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锦州一高中老三届

如烟往事四十载 难忘岁月难忘情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偶 感 两 则  

2017-03-19 17:12:39|  分类: 心灵驿站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67届2班  陆  力

如诗如歌的生活,总是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。有时,一则警言,一条信息,都会在心海中激起层层的涟漪……

           (一)

     活到老学到老

去年暑期,我连续添加了几位同学为微信好友,操作过程都很顺利。然而,我和王映心互加好友却未能成功。我俩的电话分别是上海号和大连号,多次以短信沟通,反复操作,还是未能如愿。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?我将这件事告诉了儿子,儿子建议我改用微信号加好友。我把微信号通过短信发给了映心,微信中“通讯录”立刻有了回应:是映心!终于添加成功。事后映心告诉我,她儿子说,此前之所以加不上,是因为我们申请微信的方式不同。她十分感慨地说:“看来,咱们跟不上形势了,得向年轻人学习了,真是‘活到老学到老’啊!”

映心的话,令我颇为感慨。“活到老学到老”,一则人生警言,可谓常讲常新。如今,重提“活到老学到老”,已经超越了以往年龄段的理解。年轻时,学是为了实现理想;中年时,学是为了充实提高;老年时,学则是一种意境。这种意境,既有“学然后知不足”的领悟,也有对未知领域的好奇;既有对时代发展的惊叹,也有老有所学的快乐。对于古稀老人而言,“活到老学到老”,是思想上的“与时俱进”,行动上的“知难而进”。

一年前,我曾经写过《时代的劲风吹皱了心灵的静水》,向大家坦露了我与电脑结缘的经过。原本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我,能够天天坐在电脑前操作,无形中增加了几分“得意”。但好景不长,自去年春天智能手机闯进我的生活之后,我再也不敢“得意”了。换机后,儿子给我申请了微信,还做示范教我阅读转帖。从此,我不断地琢磨这个智能机,开始感受它的便捷与奇妙,不断地熟悉微信的“游戏规则”,但时有困惑,常走弯路。我深深体会到,实实在在地做到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,踏踏实实地学习新知识,还真不那么简单。

除了发帖、转帖,我学习用手机拍照。我不懂技巧,常常是“以量取胜”,选择清晰的照片保存下来,偶尔也把照片发给朋友们。尤其是遇到同学聚会、游览景点,我可以根据写作博文内容的需要自拍照片。去年暑期,我的《丙申夏日记事》选用的多张照片就是自拍的,虽然技巧欠佳,但也起到一定的作用,这委实令我兴奋。可由此也产生了一个难题,那就是如何把手机的照片导出来复制在电脑上。我上网查阅导出手机照片的方法,对照提示一步一步操作。每次导出照片都费了“九牛二虎之力”,不是忘记步骤导不出来,就是导出来不知道藏在哪个文件夹里了。后来我发现,自拍照片可以发在亲友的QQ再复制到电脑上,可是对朋友们通过微信发来的照片却束手无策。于是,遇到同学发表博文配发照片,我就特意要求对方把照片发到我的QQ里,原因是微信发来的照片我导不出来。

我这样做是分明就是“知难而退”。后来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的朋友圈在扩大,先后参加了10个微信群,其中属于锦州一高中老三届的同学群就有六个。有的同学通过微信发来文章、照片,还有的同学在群里点评校博客的文章。我看着“小巧”的手机,再看看“庞大”的电脑,感到它们之间如同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。面对微信群中同学对博文的点评,我只好对照手机上的微信留言,在电脑上重新打字,手机不停地黑屏,我也不停地操作。我就是用这种笨拙的方法把微信群的评论一条一条地转发到博客上。

我把自己的苦衷写在二年二班微信群中,恳请同学们帮助。在我班郭迎春同学的热心指导下,我把同学的评论文字复制后粘贴到手机的QQ上,再打开电脑通过QQ复制转发到校博客上。QQ宛如一座桥梁把手机和电脑连接起来,我终于跨越了这条“不可逾越的鸿沟”。不久,我也熟练地掌握了把手机照片导入电脑的技巧。

经过一段学习,我使用微信日渐熟练。每天清晨,我都在公众号里搜寻哲理美文,或发在几个同学群与同学们共勉,或发到朋友圈与微友们交流。针对一些同学有智能机后上网不及时的情况,每当编辑发表博文之后,我就通过手机扫描转发到各个同学群,看到同学的评论及时转发到博客中。

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”学习是终身的事业,在信息化时代,学习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涵。我们不仅要以书香相伴,还要学习网络知识。一个人,惟有把学校教育延长为终身的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,也惟有把学习贯穿于人生的各个历程之中,才能够永葆生命的激情。古稀之年,学习自得其乐,学习更有佳妙,。这就是夕阳岁月给予我们的恩赐,是“活到老学到老”的人生意境。倘若经常体验、品味这种人生意境,夕阳的晚晴就会平添许多趣味,平凡的生活也会变得多姿多彩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(二)

不必在意曾经的足迹

去年冬天,一条关于“锦州中学整体搬迁到渤海大学东校区”的消息见诸“二年二班微信群”,读罢全文,我随即写出一条留言:“好事,喜事!可我心中却有一丝纠结。我工作过的锦州师范学院早已经变成了渤海大学附中,我工作过的渤海大学东校区即将变成锦州中学。我仿佛找不到自己的足迹了……”

这条留言坦露了我内心的怀旧情结。1978年春天,已届“而立”的我走进锦州师范学院读书,毕业后留在这里工作,自己的命运已经与这所学校紧紧地连在了一起。那时候,学院教职工绝大部分住在校园的周边,系内老师一旦有事,只要一通知,很快就能够聚齐。我留校任教的最初几年,住在校外,多有不便。等到1987年4月学院分房时,系领导有言:一定要让住在校外的几名老师分到房子,否则太不方便了!

经过一番努力,我分到了房子,结束了近10年简易房的生活。我觉得,只有搬到学校,才能真正成为“锦师人”。

 寒来暑往,步履匆匆。在老校区内,每一栋教学楼都有我授课的身影,每一条小路都留下我奔波的足迹。我送走了一届届风华正茂的大学生,收获了一张张与学生在一起的毕业合影。

然而,随着高校扩招,老校区明显满足不了需求,在与辽宁商专合并之后,中文系于2000年秋搬到了东校区。虽然有太多的留恋和不便,但校本部(这是对老校区的称呼)还在,有时候我们仍然回来活动。而且,东校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设施确实令人兴奋。我在东校区度过了在岗期间的最后几年,回味一些往事仍然激动不已。

记得2000级学生入学后,中文系根据学苗的情况,将2000级6班定为考研班。我先后为考研班主讲过《逻辑学》、《古代文学》等必修课。大三时,考研班开设选修课,我的《中西戏剧比较研究》与另一位老师的课程“二选一”,结果,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选了我的课,另一位老师的课没有开成。这种情景让我有些不好意思,同时也十分感激学生对我教学的支持和认可。

记得2001年秋季迎新生时,我坐在参加迎新的几个“老生”旁边,与他们一起交谈。不知不觉间,学生越聚越多,他们搬来椅子,围坐在我的周围,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。我微笑地与他们探讨着、交流着,那是一种课堂教学之外的快乐感受啊!

记得2001年冬天,辽宁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有关领导来到中文系,以座谈的方式考察教师的普通话水平,系领导点名让我参加座谈。我的一段关于个人经历的即席发言受到充分的肯定。

记得2002级新生入学教育,我为8个班级的新生讲授《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》,200多名新生挤在合班教室。两个小时的讲授,我嗓音洪亮,情绪饱满。事后几名年轻教师说:“你的体力、激情令我们年轻老师佩服。”

……

东校区经历的一切令我怀念。后来,中文系离开东校区,搬到了渤海大学新校区的“人文楼”,我已经退休了。不久,东校区被渤大高职学院占用。每逢路过东校区,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张望着,那熟悉的教学楼会唤起我许多美好的回忆……

2015年寒假,我听说东校区已被卖掉。那一次,我乘坐汽车路过东校区,透过车窗,看到大门紧锁,楼体的墙皮也已脱落,心中泛起一阵悲凉。而得知这里即将改建为“锦州中学”后,我更是思绪联翩:大学毕业35年了,我的足迹在哪里?在很多年以前,老校区已经变成“渤海大学附中”,那里新盖了教学楼、体育馆,改建了运动场。我从自家的北窗可以眺望老校区,也会走进校门观看她的容颜,她早已没有了原来的模样,我对她越来越陌生。而今,东校区经过改建也会变,不但变得令我陌生,而且将无缘走进。

我的确找不到自己的足迹了。可转念一想,难道自己有必要在意走过的足迹吗?走过的路已然刻写在自己的心中,那是自己受用一生的财富,又何必非要去故地寻觅呢?

变,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。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捷,每时每刻都在变,而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变化。这些年,我目睹着一个又一个的变化:我远在黑龙江的故乡变了,低矮的草房变成了高楼大厦;我老公的故乡变了,完整的村落被“锦凌水库”淹没;我下乡的高岭杨总变了,贫瘠的山乡变成了富裕的新村;我工作过的工厂消失了,喧闹的厂区变成了悠闲的居民小区。如今,我工作过的校园即将易主。面对这些变化,我们除了感慨,还有欣慰。每一个变化都有一段故事,每一个变化都是崭新的开始。我们就是在这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迎接着更为璀璨美好的明天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35)| 评论(37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